根系是植物的生存之本,是植物吸取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关键器官。拥有一个强壮的根系对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非常重要,但是以玉米根系结构(RSA)作为性状来提高玉米产量和增强抗逆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却很缓慢。玉米分子育种课题组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300多份玉米自然变异群体材料,解析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解析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代谢途径,挖掘主效调控基因,通过促进根系生长创制抗逆玉米新种质材料;二是建立不受基因型限制的玉米骨干自交系的高效规模化DNA导入体系;三是建立玉米骨干自交系的基因组编辑技术体系,利用编辑技术在商品化自交系中创制常规技术难以实现的玉米新种质材料。课题组组建近5年来,连续两次承担国家转基因专项抗旱玉米培育研究任务,通过促进根系发育创制20多份抗旱玉米材料,申报中间试验10多项,申报国家专利10多项和发表文章10多篇。
详情在编科研人员5人,包括博士4人,本科1人(在职研究生);其中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3人,工勤1名。主要从事植物基因资源挖掘与利用的研究,包括叶类蔬菜抗病与病原菌致病基因资源的挖掘与病害生物防控,桃及其近缘种重要农艺性状基因资源的挖掘与育种利用。
详情课题组主要从事杨树材性和谷子优质基因工程和分子育种研究。自2002年成立以来,主要围绕林木细胞壁合成机理和杨树材性改良基因工程育种开展研究,近年加入谷子基因组测序、大数据挖掘及新品种选育工作。十多年来,课题组先后累计承担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转基因重大专项重点项目、5项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国家973项目子课题、5项北京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林业局948计划和其他一系列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目前已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1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培养硕、博研究生20多名。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