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片树林茂密葱郁、百里花海姹紫嫣红、湿地公园赏心悦目……近年来,北京大兴区长子营镇小黑垡村声名鹊起,不仅村貌颜值靓丽,而且村民的口袋越来越鼓,日子过得怡然自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难以想象,这个村曾经污水垃圾满地,生活环境脏乱,还是全区唯一的市级低收入村。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小黑垡村跃然实现低收入户全摘帽、脱贫致富的嬗变呢?
树荫下寻出致富路
“以前的日子太苦了。”现今60多岁的村民李树合感言,“我和老伴都患有腿部残疾,那时收入全靠每亩1500元土地流转金,一年下来也就4000多元。这点钱能干什么?儿子结婚我们都拿不出像样的彩礼,找亲戚朋友借了钱,东拼西凑才勉强给孩子办了婚礼。而外出找工作也不可能,每天对着欠下的账单发愁。”
李树合道出的生活窘境曾是小黑垡村全村状况的缩影。20多年前,一场意外的“磨面中毒事件”,让当时60%的村民神经末梢受损,丧失了劳动力,贫穷也因此而至。因此,面临劳动能力差、增收渠道窄等难题,全村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2012年,北京启动“百万亩造林工程”,村里有2400亩土地被流转建起景观生态林,虽然国家每年给每亩地补偿1500元,但在全村370户中,仍有62%属于低收入家庭。这可怎么办呢?
灰暗的日子在2014年开始翻篇。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犹如醍醐灌顶,村委会一下子找到了法子。
“这树与树之间不是有4米的空隙吗?除草要出工,种点农作物也一样要出工,种上了还能有点收入,这样就是白捡。哪怕一亩地捡个二三百元钱,也是白来的啊。”2015年底就任村支书的韩森,带着全村把目光投向生态林下的大片空地。
2016年,小黑垡村邀请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专家考察田间地头,量身打造林下种植方案,选育出适合当地种的百合、蘑菇、中药材等品种。首批100多亩试验田就给村里增收90多万元。
由此,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小黑垡村走上探索实践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增收致富路。
科技助力打造示范样板
为积极落实党中央扶贫政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绿色、高效发展,北京市科委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队伍的作用,引导他们深入贫困、低收入地区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助力被帮扶地区产业升级,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北京市科委在小黑垡村开展对接帮扶服务的新模式——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秀海博士担任小黑垡村科特派工作站站长,并配备林下食用菌、林下种养殖等多领域专家,共同围绕村内林下经济发展进行精准对接服务。
张秀海表示,林地种植食用百合等适宜的功能花卉既可以发展花卉种业,又可以丰富首都居民菜篮子,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优美环境与场所,新模式带动林下经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也为北京农业发展的提质增效贡献科技力量。
据介绍,在小黑垡村的示范引领下,大兴区长子营镇赤鲁村、采育镇大黑垡村、通州区漷县镇军屯村、房山区大石窝镇广润庄村均开展了林下种植食用百合试验。
如今,李树合拿出“小账本”算了笔账,除了他和老伴在肉鸽养殖合作社每人年收入17000多元,加上参与林下劳动获得的收益,老夫妇俩不用多费力气一年能挣6万元。沉默寡言的他脸上展现笑容,“想都不敢想,背靠着家门口这片‘树荫’,过上了富足生活。”此言也道出全村人的心境。